大浪淘沙始见真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

经常有人问造价咨询资质改革之后,是不是一名造价师注册一个公司,租一个门面就可以开始执业了?

也许理论上是这样,但是那会天下大乱,因为造价咨询行业的专业特点证明造价师不是美发师,不是健身私教,不是房产中介顾问。

但是我们的造价咨询企业,有没有感到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粥少了没有?

同行越来越多,僧多了没有?

其他行业的挤压,如监理初审一项,就让以核减额收费的咨询企业持续喝汤?

科技行业也来插一手,曾经参加一家大型企业的推广会,拥有了他们的大数据之后,造价师的工作就是下午端杯咖啡点点鼠标造价就出来了?暴汗!

而造价咨询企业自己,一如吴虹鸥先生所言,二十年的发展没有任何行业创新和技术贡献,对造价咨询的理解仍然是算量和套价,上周五发火憋出内伤是因为煌煌各大事务所连个指标分析都做不好,所以你们的战略思维呢?还有你们的人才储备呢?

当然这不能全怪造价咨询企业,过去的二十年太过顺利,而现在要发展只有先生存,只不过当前限制了造价咨询行业生存发展的是被人们忽视了的造价咨询企业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要尊重和重视造价咨询的付出和价值,虽说僧多粥少,但是大庙的和尚和行脚僧念出的经可不一样,业主要有战略眼光,挑选高质量的咨询团队,不然极有可能省小钱花大钱,不要鼓励绝对低价中标,任何零费用投标的行为都是值得谴责的。

不要侈谈EPC和全过程咨询给造价咨询行业带来什么新机遇,因为关键还是看由谁来主导这些投资盛宴,现在的咨询企业只不过是投资主导者一遍又一遍算量讨价的工具人而已,并未真实体现造价咨询的投资控制价值,或者说工程建设轮不到你造价咨询企业来主导投资控制。真心为那些通宵加班的造价人心疼,造价有造价的形成规律,不可能朝算夕成的;或者造价咨询企业成了畸形的跟踪审计,拿着丫鬟的钱,去操大家少奶奶的心,却最终活成了看门人。

还应该有容错机制,造价工程其实是个复杂系统,过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一百个人算会有一百个结果,造价工程并没有标准答案,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容错机制,不是说没一个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瑕疵导致价款变化就必须要向编制单位追责,而是应按其编制质量导致价款追加超出一定幅度再去追责。

当前极有可能向造价咨询行业发出最后一个致命一击的却可能是不断成立的国有项目投资管理企业,他们有天然的行业优势,不断成立的项目管理子公司监理子公司咨询子公司会想黑洞一样吸收人才和资源,咨询企业有没有细思极恐?有没有可能有朝一日会沦为他们的劳务分包?

所以,当前的国家政策性文件,从前到后并没有明明白白说出造价咨询资质取消,只是取消新的资质审批而已,原有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并未废止,因此在新的管理办法出台之前,还是应该原文件进行行业管理。毕竟二十年的业务能力、专业积淀和持续发展,使得传统咨询企业面向重大工程的咨询,以新兴企业的专业素质和激励机制还是无法与之同日而语的。

对咨询行业的监管,现在流行的论述是事中事后监管,那监管的主体是谁?当然是行业主管部门,但行业主管部门都不审批资质了,也不参加具体项目的建设,那如何监管?那就需要一个公用的平台,由业主主管部门财政审计等共同参与,不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如南通造价咨询企业和造价师动态信用评价体系,针对所有的造价咨询企业,根据全面统一的评价机制,利用双随机检查各种评价手段,在行业中筛选出一批高质量的咨询企业和造价师,其实这也是用某种形式还是为这个行业设置一种准入机制,毕竟造价师开咨询企业不是厨师开饭店,我们不能任由这个行业野蛮生长良莠不分。

至于恶意低价低于成本竞争的企业,也应由管理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制定规则,加大监督力度,一旦发生,也应有某种禁入机制,淘汰一批劣质企业。因此这就也要寄希望于本行业协会的成长了。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数十年未见之变局就在眼前,咨询行业如何发展,路只在我们自己脚下。

生存还是毁灭?造价咨询企业的营商环境,尊重客观规律,容错机制,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机制,准入机制,禁入机制,行业协会的充分发展,企业自己路在脚下,就是今天课堂的重点。

原文作者:周教授
原文地址:[大浪淘沙始见真金,风卷残云胜者为王。]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

    暂无评论内容